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东坡文化>眉山苏轼>生于眉山

苏轼的眉山足迹丨三苏祠(下)——“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

来源: 责任编辑:刘寅 2019年10月21 16:12:43


三苏祠篇



南轩——苏家书房书声琅琅


“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南轩,先君名之曰“来风”者也。

 ——苏轼《梦南轩》


东坡盘陀像。

“南轩”即今日的“来凤轩”,便是苏家书房。苏轼活泼好动,也能静得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得益于母亲的启蒙,苏轼很早便跃入了书海,南轩内的琅琅书声,是苏家的常态。《论语》《汉书》《战国策》《庄子》……无边的世界与浩瀚的书海,苏轼在这两端汲取灵气,培养着他自身的大气魄。

幼年苏轼许下的承诺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宋史·苏轼列传》


苏祠一景。

10岁那年,苏轼在南轩与母亲共读《汉书·范滂传》。


程夫人爱抚着儿子,道:“范滂乃东汉名士,其人品格高洁,可比伯夷、叔齐。他惩恶除奸,护佑百姓,却遭恶人诬陷,要取他性命。范滂宁死不屈,他与母亲诀别时,把家事托付给弟弟,只求母亲割舍这份骨肉亲情,莫为自己哀伤,来生再报母亲的大恩。范母深明大义,对儿子说:‘儿啊!你刚正一生,必将流芳百世。你连性命都能舍,为娘还有什么不能舍的呢?’范滂得了母亲的话,便再无顾虑,他伏地拜谢母亲,而后慷慨就义……”


程夫人说着,眼中闪着泪光,苏轼将《汉书》捧于胸前,瞪大双眼,看着母亲说:“母亲,儿欲做范滂,您允许吗?


程夫人对苏轼说:“儿啊,你要做范滂,为娘就不能做范母吗?


母子对视,彼此皆热泪盈眶。“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程夫人告诉苏轼,不仅要有学识,更要为人正直。母亲怀着希冀,儿子许下承诺。苏轼用一生的仕途践行了这个承诺。

苏轼儿时写的作文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苏轼《黠鼠赋》


苏祠一隅

大约11岁那年,苏洵结束游历,回家正式接手孩子们的教育。某日,苏洵命孩子们作文,苏轼在文中写下“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这话寓意人能在大事上全神贯注,却往往会在小事上翻船,是用心不专的缘故。


难以想象一个11岁的孩子能写下这样的话,或许是天才少年的灵光一闪。父亲很赞赏,苏轼也很得意。多年后,苏轼将这话写进了《黠鼠赋》中,作为他对自己孩子的告诫。


眉州三苏以文章而闻名天下,苏洵立下的家学有决定性作用。当时的北宋盛行声律之学,看似辞藻华丽,实则言之无物。苏洵对此尤为厌恶。他教育孩子诵经史,作策论,文章以经世致用为要。他做的很成功。无论是苏轼的雄伟,还是苏辙的浩瀚,其中都蕴含着他们对家国命运的整体思考。


1057年,苏轼兄弟进京赶考。其时正值欧阳修改革文风之际。两位眉州学子的文章,让北宋文坛领袖大为赞赏。自那时起,苏家文章便成为标杆,天下学子皆争相效仿。

荔枝老根——见证苏轼的乡情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白发,犹作江南未归客。”

——苏轼《寄蔡子华》


荔枝树根

1056至1066年,十年间,苏轼两次南行赴京,两次返乡丁忧。这十年,真是“生死两茫茫”。母亲程夫人、妻子王弗、父亲苏洵先后病逝,苏轼丁忧三年又三年,悲痛不自言。


1068年,苏轼在家丁忧期满,开始了第三次南行。这一次的南行不同以往,父母妻子皆病逝,眉州老家已无至亲。族人与友人们或许知道,此一别后,要再见就难了。他们在苏家老宅里种下一颗荔枝树,盼着那荔枝红了,苏轼能回家看看。树上荔枝红了一遍又一遍,但苏轼再也未能返回故乡。


人不在了,但家还在。族人与友人们,尽心守护着苏家老宅,直至元代,这里被正式命名为“三苏祠”,以示对三苏父子的纪念。明末,三苏祠毁于战火,清初又得以重建。今日,三苏祠已由最初的“五亩园”扩建为104亩的古典园林,是全世界苏氏后裔和三苏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而那颗荔枝树,跨越千年时光,终于寿终正寝,它的根干被永久保存于三苏祠内,以供世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