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人>名家面对面

名家小传:熊明——笔墨中涌动的天真与热情

来源: 责任编辑:刘寅 2018年03月06 17:36:20

  u=4092784450,4028893524&fm=27&gp=0.jpg

    熊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巴蜀画派艺术实力派代表人物,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成都画院特聘画家。现任眉山市文化馆副馆长,眉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烟水淼淼方入暝》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夏云多奇峰》入选中国美协“中国西部大地情画展”;《如歌乡情》等十五件作品被文化部、国家邮政总局选入《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集》,由国家博物馆、中国邮票博物馆收藏。

  艺术是有生命的,它总是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成长、超越。保持一种生命冲动,执着追求艺术的更高峰,是许多优秀艺术家共同的品质。

  无疑,熊明是将这品质贯穿始终的人。朋友们叫他“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送了个外号“憨熊”,很亲切,也很贴切。“憨”,意味着天真与热情,没有与年龄相符的老成。对熊明来说,艺术没有尽头。从第一次握笔,到如今满载荣誉的大画家,熊明站得更高了,但他的心境始终像个孩子一样,快乐地奔跑在艺术的道路上。

  许多四五十岁的艺术家,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有着深刻的记忆。那的确是段美好的时光,稍显贫乏的物质反而激发了对生活的热情。1972年,在丹棱县文化馆,熊明与一帮十来岁的孩子们开始接触绘画。条件并不算好,画纸、墨水、颜料,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热情。大家劲头很足,尤其是熊明。教室里的黑板,家里的门板,凡是能涂上几笔的都可以当作画纸。白天练、晚上练,有时候耽误了功课,父母不高兴了,熊明也要倔强地练下去。“要说为何如此喜爱绘画,我自己也没想过。”熊明说,“反正接触到就爱上了,一直爱了几十年。”的确,真心向往的东西往往是不言自明的,如同生命里的某种本能一样,不需要什么理由。

  从素描开始,熊明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当时他们是有老师的,这很难得,毕竟那个年代起步的画家许多都只能自学。熊明真诚、开朗,非常健谈,他善待朋友甚于自己,与身边的人们建立了很深的友情。在记者面前,熊明一口气背出了许多名字,时至今日他仍清晰地记得那时的人与事。“当时气氛很好,大家聚在一起画画,相互之间也有些比赛,很积极向上的。”熊明说。不过一起画画的朋友们,后来许多都改行了,但坚持下来的,大多有了成就。

  熊明做事有股拼劲,无论事大事小都要做到极致,这种品质也与父母的影响有关。艺术的道路浪漫与艰辛并存。熊明对自己是苛刻的,他在烈日灼照的麦田里东奔西走,体验明媚的阳光与勃勃的生机,同时也晒掉了一层皮;他在雨中的山林里漫步,追寻动静之间的丰富灵感,当然也成了“落汤鸡”。他可以摔断两根肋骨仍坚持作画,直到朋友们将他送进医院。有些过头了吧?朋友们也常劝他,但没什么用。“别人说我执拗,像个小孩。其实做个孩子也没什么不好,能持续这种艺术的热情,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熊明真诚地说。

  熊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这方水土孕育了苏东坡这样的伟人,她的灵秀之气,也陶冶着熊明。熊明擅长国画,尤其是山水花鸟,而他的西画功底也十分扎实。不同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大趋势,在写实与写意之间,熊明很自然地站在一个平衡点上。“我在作画时不会刻意关注某种技法。”熊明说,“所以国画与西画的技巧,都对我的绘画有着极大的帮助。”有工笔细刻,也有肆意挥洒,神秘的自然吞吐着粗犷与细腻,在熊明的画作里汇成美感。有人形容熊明是个“双重性格”的画家,一方面如火,热情奔放;一方面如水,细腻灵秀。置身心于自然之中的人,常会有这种体验,而“永远天真”的熊明,方能无拘无束的,汲取这丰富的灵感。

  熊明当过兵,五年的部队生涯依然在作画,之后他来到当时的眉山县文化馆。艺术的道路看似一帆风顺,然而后来也经历了短暂的挫折。上世纪90年代是个充满商机的年代。熊明和许多人一样,也“下了海”,为了生活嘛,无可厚非。他开了一间装饰公司,其实经营得很不错。凭着对艺术与美的直觉,他的设计总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事业有成,按理说应该满足,但熊明心里总感觉缺了一块,怎么也补不上。的确是太忙了,留给绘画的时间很少,熊明奔走于生意之间,对绘画艺术带来的美妙的感觉也渐渐稀薄了。熊明很苦恼,也很迷茫,他买书,买画册,一次花上几百块在所不惜,当时的几百块是很贵重的,身边的朋友疑惑不解。“我甚至有过封笔的念头。”熊明说,“感觉自己的艺术道路走到了尽头,充满了无力感,非常沮丧。”

  迷茫,任何人都会经历。当时的熊明,在旁人看来是成功的,理应快乐地享受,但这挥之不去的烦恼从何而来,只有他自己清楚。一次偶然的机会,熊明随着一位老师外出写生,老师看了他的作品,惊讶于这样一位充满才华的画家竟有封笔的念头,言语间有些惋惜。熊明忍不住了,毅然决定重新提笔,并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后来他这样说:“或许这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正确的一个决定。”

  人人都有理想,有的迷失在现实中,有的却能将其贯彻到底。对熊明而言,艺术即是生命,再次点燃的艺术热情,比往日更烈。我们前面提到熊明摔断两根肋骨的事,就发生在他北上求学之时。据说当时他临摹一幅十米长的《龚半千山画长卷》,不记晨昏,几近癫狂。最后从画桌上摔下来,折了两根肋骨,疼得脸色发紫,依旧接着画,直到朋友们把他拖去医院。实在是太拼了,许多朋友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希望他保重身体。

  如今熊明50多岁了,在国内画坛成就颇丰。然而生活变化不大,他喜欢在山林中漫步的感觉,有些空闲都会外出写生,碰上一番美景仍会忘情地投入。长时间待在野外,熊明身上有股子野性,这个“天真的孩子”也同时散发着强烈的男子汉气息,一如他的画作,兼有北国的苍茫与西蜀之灵秀,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有人说熊明的作品趋于成熟了,但熊明并不这样看,他说:“我不愿成熟,成熟意味着艺术走到了尽头。我更愿像个孩子,在艺术的世界里永远探索下去。”

  名家点评

  著名作家刘小川:熊明有股孩子气。这股孩子气与自然气息融合在他的画作中,形成了人气。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感谢这位少年时代的伙伴,你的山水画诱发了我深藏在心灵深处的乡情与乡愁,让我浸润在搜寻关于儿时家乡意象的快乐之中。

    (刘寅)

    1op07oo1kb.jpg

熊明作品《好山居》

最多关注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