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书城>特别策划>千年宋风

走近苏轼书法 感受一派书风的丰碑

来源: 责任编辑:熊莉 2019年10月31 15:35:48

宋代的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排名第一的就是苏轼。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的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自成一家,开创了宋代书法“苏体”一派,《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640.jpg

苏轼《黄州寒食帖》
自成一派 
苏轼书法成就高
苏轼的书法作品很多,但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黄州寒食帖》了。元代书法家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苏轼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640 (1).jpg

《寒食帖》局部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或许是因为经历仕途上的挫折,天性豁达的他,将注意力放在了文学创作上。很多人都说,苏东坡的书法成就当以黄州时期为最高,最能体现苏轼“尚意”精神,这一时期书法代表作品除《黄州寒食帖》外,还有《赤壁赋》被称为“东坡之《兰亭》”,均达到了书法与内容、情感、意境的完美融合,是书法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

640 (2).jpg

黄州东坡雕塑。何君华 摄


苏轼的书法作品面目十分多样化,他书法的变化并不是鼓努为力,而是源于性情,来自经历和修为。“苏体”正是如此不拘一格,信手拈来。


《眉阳奉候帖》是今存苏轼年轻时的作品,与《奉喧帖》均书于嘉祐四年(1059年),即苏轼居母丧期满那一年,是年苏轼22岁。《眉阳奉候帖》为行草书体,笔法圆转流动,字体清秀,笔法劲爽。


《醉翁亭记》是苏轼楷书书法作品里的代表作之一。《醉翁亭记》为欧阳修名篇,苏轼书写,其用力极深,字体沉着宽厚,雄强缜密,结构巧妙复杂,捺与撇舒展,洒脱自如。

640 (3).jpg

苏轼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洞庭春色赋》创作于1091年底冬天,《中山松醪赋》创作于1093年,在此时,苏轼又被贬往岭南,而这两帖赋正是在贬往岭南的途中,由于路遇大雨被阻留在襄邑时所作。这两帖笔墨表现得更为老练,意态闲雅、结字极紧。


《江上帖》又称《邂逅帖》,是现存苏轼书法的最后一件作品,书于他临终前三个月。苏轼书与故友杜孟坚的信札,言故友时隔八年,江上重逢,发出了“怀仰世契,感怅不已”的慨叹。其书如宋代吴正仲跋中所言,为“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江上帖》用笔雄健,用墨浑厚,结字精美,章法自然谐和,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此帖笔迹时见颤动,已出垂暮老态,这正是他所带的老病之态,更增添了它的情感冲击和魅力。

书法如为人 
苏轼书法成长记
苏东坡的书法成就高,也与他的成长经历分不开。


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苏轼从小就为书法打下了好的基础,他的弟弟苏辙曾说:“幼而好书,老而不倦”,可见他的专注。受其父亲影响,苏轼一开始就是书法与学识并重,把抄写经史著作当成是练习书法的途径和手段。几十万字的《汉书》,他年轻时在眉山抄了两遍,中年谪居黄州又抄了一遍。“东坡洗砚,蛙口俱黑”说的就是苏轼可能因为抄书的次数频繁,常常在一个池子里洗笔,久而久之,那池里的水就全被染黑了,连池里青蛙的口都是黑的。

640 (4).jpg

苏轼行楷书 《前赤壁赋》局部。

为了学好书法,苏东坡遍览晋唐诸家,受益多师,通过不断地理解、吸收,融化诸家书法之精华,形成了挥洒自如、飘逸苍劲的独特书法风采。


苏轼学习书法从“二王”入门,特别是取法《兰亭序》颇得王书之道。他特别佩服晋人的尚韵书风,发誓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


中年以后,苏轼取法颜真卿、杨凝式的书法。他深受颤书浑厚圆劲、雄强刚健、大气磅礴的风格影响,又在杨凝式书法中得到信笔挥洒、抒情写意的启示。他又结合魏晋人浑厚朴拙的书风,从而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用笔沉着,字形媚中有骨、拙中藏巧,带有端庄淳朴的美感。

640 (5).jpg

苏轼行楷书 《前赤壁赋》局部。
苏弑到了晚年,字体凝重、气势纵横的唐代李邕书法引起了他的关注。他的生活遭遇和屡遭贬谪的李邕极为相似。李邕在生活的种种厄运之中,书法却依然表现出雄健挺拔的气度,显示了书家抗争不屈的人格。苏轼在学习他书法凝重厚实的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创新后,更加沉着痛快,雄放老辣,故他的书风得到进一步提高,当时有说苏字大似李邕,他自己也承认。晚年时的苏轼学问、胸襟、见识样样过人,可是他一生又屡经坎坷,他的书法风格跌宕而丰腴,浩瀚且天真。仔细拜赏他的书法作品,即可想象出他的为人。当时苏辙、苏迈、苏过,王定国、赵令畤都向他请教。在以后的历史名人当中,比如陆游、李纲、吴宽、韩世忠以及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苏轼的影响之大。


虽然书法风格受了多位名家的影响,但苏轼却不拘于形式,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次子由论书》)“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苞舒醉墨堂》)“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陕也。”(《论书》)。

丰碑已立 

苏轼书法影响深远

历代的鉴赏家们对苏轼的书法成就都给予了肯定,其中以对《寒食帖》的讨论最多,我们仅仅从他们对这篇作品的评价,就可以窥出一二。

640 (6).jpg

"苏轼《醉翁亭记》  局部。

北宋绍圣四年(1097),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一见东坡《寒食帖》墨迹,激情难抑,当即跋日:”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出于对苏轼的理解和认同,黄庭坚以轻松的笔调赞誉了苏轼这首诗,同时也是书法作品的高超水准,他认为苏东坡的《寒食帖》写得像李白,甚至有李白达不到的地方。它还同时兼有唐至有李白达不到的地方。它还同时兼有唐代颜真卿、五代杨凝式、北宋李建中的笔意。假如苏东坡重新来写,也未必能写得这么好了。

640 (7).jpg

"苏轼《醉翁亭记》  局部。
对于苏东坡的书法,南宋理学家朱熹评价为“东坡笔力雄健”“其英气逸韵,高视古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评则评价为“东坡书如老熊昼游,百兽畏伏。”元代书画家倪瓒认为,东坡的书法是“才德文章溢而为此”。明代书画鉴赏家董其昌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帖为甲观。已摹刻于《戏鸿堂帖》中。董其昌观并题。”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说,“坡翁奇气本超伦,挥洒纵横欲绝尘。直到晚年师北海,更于平淡见天真。”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初八,乾隆帝跋曰:“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以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已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者。坡论书诗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又云,读书万卷始通神。若区区于点画波磔间,求之则失之远矣。乾隆戊辰(1748)清和月上澣八日御识。”盖“乾隆”“几暇临池”“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于帖后。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雪堂”和“余韵”间有乾隆的大红印章一枚。1913年2月,晚清学者、藏书家梁鼎芬(字星海),题签云:“宋苏文忠《黄州寒食诗帖》真迹,张文襄称为海内第一。意园物献龛藏。宣统癸丑二月,梁鼎芬题记。


苏轼在书法方面独创了“苏体”,但由于其书写时不拘一格,信手拈来的风格,让后世的书法爱好者很难模仿,但是带给大家的启发与收获是很大的。


关于书法艺术是强调个性情感,还是追求艺术形式,只须苦练功底问题。苏轼的观点很清楚,二者均必有之,“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苏轼《论书》要达到“信手自然”“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境界。他认为书法家首先是大书匠,然后才是艺术家,书法的主要表达形式必须熟习在手,没有功底,不苦练是不可能成为艺术家的。要达到心手相应,情动笔随的程度。

640 (8).jpg

苏轼书《归安丘园》。
创新是苏轼一生文学艺术创作的最大成就,他是大散文家、大词家、大书家、画家,知音律、懂园林艺术,通药理,几乎是文艺全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诗是宋诗开山新派人物,词是清雄豪放派代表。

唐代书风重法,楷书盛行,法度越来越严,已走向极端,到宋代,已经阻碍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学书者在森严的书法法度前望而却步,苏轼站出来大胆创新,提出“意造”,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强调“笔圆而韵胜”“文以达吾心,画心适吾意”,要达到“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自己实践了创新的道路,他的书法重学识和思维的灵动性,心手相应,开创了宋代书法“尚意”的书风。同时在形式上,创造了笔画“绵里铁”,三指捏笔,卧毫作戈,启用鸡毫笔,绘画入书成米斑等。

这种创新精神,正是今天书法界应学习之处。


东坡文化网记者 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