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老手艺 | 百年技艺传承:只为一道长寿面
来源: 责任编辑:蒋萍 2019年12月17 16:09:40
《深夜食堂》
曾有这样一句话
再简单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灵魂
人生有许多美味无法复制
而在眉山丹棱有一种面食
因口味独特,用料讲究
工艺传统而 备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丹棱人都爱叫它“大雅长寿面”
这道面食在丹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制作技艺更是成为丹棱的非遗技艺
而这道面食也已成为了丹棱的地标美食
历尽世事沧桑
遍尝人生百味而不改
12月9日,记者见到了这道美食的第三代传承人王德明,他现场将长寿面的制作过程一一进行了展示。
只见王德明娴熟地将面粉铺开,专注和面,3斤重的面团在王德明的手中来回揉搓,并不时用力反复按压。
王德明正在揉面。
“现在和面一般采用机械和面,人工和面很少见了。”王德明说 ,受父辈影响,他从小对厨艺情有独钟,小时候父亲掌厨,他便在旁边观看,渐渐地便爱上了厨艺,并逐渐成为家中长寿面的第三代传承人。至今他做长寿面已有30余年时间。
“以前我们家是小摊子卖面,街边小吃,当时大家叫‘烩抄’,经过几十年的积淀,逐渐才叫‘烩面’,再到如今的长寿面。”在王德明的记忆里,他家的“烩面”因为做法独到,口感爽口,逐渐在丹棱传开,沿街生意也越来越好。
王德明的父亲王仕清是丹棱数一数二的名厨,他的厨艺备受当地人称赞。但父亲心思大多在长寿面上,只要没事他就在厨房里钻研长寿面的做法,精益求精。他还时常告诫王德明,祖辈的东西不能丢,传统才是经典。直到现在,王德明做的长寿面也从来不加味精等辅料,全靠浓汤来调味。而为了审美,增加口味,长寿面也仅仅只是增加蔬菜汁来上色。
手工赶制出的新鲜面条。
“我们家的面全手工制作,至今仍沿用传统工艺,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王德明说,从20世纪初,从祖父辈流传至今,在这100多年时间里,长寿面制作虽历尽世事沧桑,但初心不改,一直坚持用心做面,他相信自己能吃的,顾客才能吃,绝不违背良心做生意。“不变的永远是经典的味道。”
留住“匠心”守住“匠魂”
只为内心坚守
转眼间,40分钟过去,面团在王德明揉搓下已醒好。
面醒好后,王德明将发白的面粉赶制成面饼用力压扁,再慢慢赶制成面条,几分钟后放入烧沸的开水里煮1-2分钟,捞出冷却。有别于其他面条制作,长寿面最关键的步骤便是放入油锅中炸面,而时间的掌控异常重要,决定口感好坏。
“颜色有点泛黄,十几秒后就要捞出晾干。”王德明说,最后再用热锅,放入鸡油,混入已熬至好的鸡汤和浓汤,放入鸡丝、牛肉丝 、蛋皮等8种以上的辅料,最后再放入炸制金黄的面条,几分钟后就可起锅。
恬淡清雅、口齿流香,汤汁清澈而略白,喝到嘴里,清甜鲜香,切成丝丝的牛肉和各种蔬菜配料,嚼起来软嫩劲道,面条也Q弹爽口, 再喝上一口浓汤,独特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每次回丹棱必点美食,味道真的让人怀念,作为丹棱人更是吃不腻。”已在眉山安家的张晓燕说起长寿面,抑制不住的喜爱,心心念念的面条,才是家乡的味道。
“做一道长寿面一般需要1至2个小时。”长寿面的制作流程大体分为:制作面条、油炸面条、准备配料、熬制高汤等1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对技艺及火候掌握都非常高。而他家的长寿面制作技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三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如今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和技艺。
大雅长寿面至今虽已走过百余年,却一直坚持手工打磨,精心制作,以此来留住“匠心”,守住“匠魂”。
而面对时代变迁,大雅长寿面也在跟随时代,适时而变。未来之路如何走?王德明也在思考,他想将长寿面逐步向方便食品方向发展,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吃到丹棱的长寿面。
来源:东坡文化网记者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