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老城门>历史钩沉>探秘眉山古树系列报道

人树情未了 丹棱人演绎古树情

来源: 责任编辑:任枫枫 2018年11月13 10:51:01

古槐树枝干粗壮。.jpg

古槐树枝干粗壮。

古松树的胸径达到3米。.jpg

古松树的胸径达到3米。

  百善孝为先 古槐树下的孝心故事

  在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历经了漫长的时光长河,槐树已经高达30多米,树围将近5米。古槐树静静地看着幸福村这个不起眼的偏僻小村变成了一个洋溢着幸福的村落,也见证了村子里的孝心故事。

  关于这棵古树的来历,该村72岁的老人黄成绪最有发言权,因为长久以来,这棵古槐树都被认为和黄姓人有关,而他就是黄姓人中辈分最高的长者。“这棵槐树是我们一家人的珍宝,我们会尽心保护它。”黄成绪说,他小时候,还曾和小伙伴一起在槐树下玩耍,小伙伴时不时捡起地下的石头往树上打,被爷爷发现了,爷爷生气地教训他们:“这棵树是我们的老祖宗栽的,好不容易长到今天,不准再打槐树了。”知道闯了祸,黄成绪非常难过,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保护这棵古槐树。现在他也是做爷爷的人了,平常最多的便是给儿孙们讲槐树的故事,让他们养成保护古槐树的意识。

  那么究竟这棵古槐树是怎么来的呢?流传着几个版本,其中流传得最为广泛的一个是,传说张献忠围剿四川失败时,一个散兵逃到该村的一个黄姓人家,见这家人的母亲病重且需要槐花入药,为了报答这家人的收留之恩,这个散兵便把要带回家的槐花送给了这家人,这位母亲喝了有槐花的药后便奇迹般的康复了。黄姓人家十分高兴,便送了一棵家里的红豆杉给散兵,散兵为了感谢黄家盛情,也将一棵槐树苗送了给黄姓人家。黄姓人家接过槐树后,感激万分,并把这棵槐树当成宝贝精心管护,希望长大后开花能够治病救人。

  传说虽然是传说,没有人考证这棵槐树是否是当年散兵相送之物,这棵古树延伸出的孝心故事却一直流传着。如今,这棵古槐树的冠盖面积达到1.5亩,每年的槐花都会开满枝头,每到此时,村民们除了欣赏这充满芬芳的槐花,最期待的便是等待黄成绪给大家分槐花了。

  “槐花入药,福祉后人!”黄成绪骄傲地说,他的前辈总是这样讲,百善孝为先,不仅要孝顺自家的老人,对别人家的老人也要恭敬,所以,黄家人就要像这棵槐树一样,不忘根本,将枝叶伸向天空,团结友好,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给大家分槐花也是他们家的一大传统。

远观古松树。.jpg

远观古松树。

  三次大历险 夫妻助古松树渡难关

  在丹棱县顺龙乡虎皮寨村1组有一棵古松树,是全省挂牌重点保护的古树之一,然而,在这之前,该村的一对夫妻用了几十年的光阴保护它,终于让它脱离艰险幸存下来。

  “我来到虎皮寨村还和这棵古松树颇有渊源呢!”89岁的刘学珍就是保护松树的女主人翁,她年轻时因媒人介绍来到深处山区的虎皮寨村,当时她的父母怎么也不同意,媒人就指着这棵松树对她说,山区多好,松树都能长这么好,人也会更好的。

  说也奇怪,经媒人这么一说,刘学珍的父母竟同意女儿嫁到山区来,而几十年来,她和丈夫也将这棵古松树视若珍宝,用心地保护起来。俗话说:“树大招风。”还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这棵古松树就是村子里最大、最直的松树,前来购树的木匠特别多,刘学珍的婆婆曾一度动过要卖掉古松树的想法,但都被她和丈夫劝住了,这也算是夫妻俩第一次帮古松树渡难关。

  如果说,第一次帮助古松树渡过难关还算轻松,那么第二次帮古松树渡过难关就困难多了。这棵古松树在一段时间不再属于刘学珍夫妻,而是属于该村一个陈姓人家,但他们心里依然放不下这棵古树。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姓人家的一个朋友要建屠宰场,需要木料,看到这棵直直的古松树就很想买来,因为两家人是朋友关系,陈姓人家也不好意思拒绝。刘学珍夫妇知道以后,就连忙赶来和陈姓人家做工作,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劝说,陈姓人家才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为后人留下一片乘凉之地。

  后来,经过刘学珍夫妻多番努力,他们再一次拿到了古松树的管理权,只是,本来高兴的夫妻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想买古松树的人更多了,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游说他们。为了能真正留下这棵古松树,刘学珍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后来,他们听说只要古松树挂了牌,就能一直得到保护。刘学珍夫妻俩高兴极了,请来了丹棱县林业局的专家考察古松树,让他们高兴的是,这棵古松树确实极为少见,最终成为了全省重点保护的古树。

  如今,不少外地人会慕名前来观看这棵古松树,刘学珍则常在树下给人们分享他们夫妻俩与古松树的故事。

  (刘敬宗 张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