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眉山码头•岷江篇⑥|昔日“小成都”—— 张坎码头
来源: 责任编辑:蒋萍 2019年07月14 15:42:36
位于东坡区松江镇的张坎码头,曾经是老眉山最大的码头之一,有着“小成都”的美誉。
时光荏苒,张坎码头的繁华不在,只剩下松江(东坡区张坎镇已经划入东坡区松江镇)老街上的老建筑以及流传在坊间的传说,诉说张坎码头曾经的辉煌。
▲张坎码头上的打渔人。
张坎码头的繁华水运
新中国成立前,成都的报纸上,在副刊中有大幅版面是商业运转信息。这些信息除了有黄金白银、棉纱、和日用必需品、美孚石油公司的煤油、美国产香烟双箭等货物信息之外,在副刊醒目处,还刊登了眉山张坎的柴炭米价格。张坎码头的柴炭米价格之所以能在成都的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和张坎过去繁华的水运是分不开的。据老《眉山县志》记载:“过去,眉山西南各乡镇所产的大米、粮油、松柴、木炭均汇聚于此,囤积装船发往成都、乐山乃至宜宾、重庆、万县等地,进出量年近10万吨。张坎码头有着‘小成都’的美誉,物畅其流,人气至旺,张坎码头的繁华水运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现在,张坎码头繁华的水运已随着滔滔江水逝去,人们只能从码头上的机动船小渡口感受一点码头的踪影,然而,关于张坎码头的故事仍然是老一辈张坎人聊天时的重要谈资。80多岁的刘德成从小在张坎码头边长大,见证了它兴衰演变的过程,在他的记忆中,之所以形成张坎码头,得感谢20世纪30年代岷江发生的一场特大洪水。这场洪水在张坎冲击出的大坝有3华里,当荒凉又凹凸不平大沙地,春来形成一片大草坪,也成了极好的堆集松柴平坦地。宽且长的草坪,可供上百支船在此停泊,成为装卸商品的水上交通基地。这个天然的水码头,为张坎带来了好运。也为外商敞开了大门,也为成都市柴炭米紧缺时期,提供了一个新的物资来源地。
▲繁华时期的张坎码头留下的老建筑。
“那时,张坎码头可热闹了,每当夜晚,张坎更是人山人海,满街通明,各家商铺开店营业,直到夜里一两点,还能在街上买到鸭腿。”刘德成回忆,随着行船开始靠张坎,张坎逐渐繁华起来,随着场镇逐渐扩大,一个又一个的新门面不断涌现,原脏乱差的小村落转型为熙熙攘攘的集镇。现在,张坎码头的繁华虽然已经不在,但场镇上留下的老街道、老房子、风火墙等建筑,无疑不在诉说张坎的传奇故事。
“娃娃太公”的水上岁月
繁华的张坎码头,有着十足的人气,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自然也有了不少传奇故事,其中最出名的是“娃娃太公”李树成的故事。李树成老人原本是仁寿人,童年时父母双亡,一个人“打烂仗”来到张坎码头讨生活,10来岁的他早早体味了人情冷暖。
▲“娃娃太公”李树成。
经过好心人的引荐,李树成从张坎码头上船,在船老板的手里谋得了一份为船工们煮饭的差事。为了能挣一口饭吃,李树成除了做饭,还包揽了船上很多杂事,勤快的他获得了船老板的欣赏,也因此获得了学习撑船的机会。
说来也怪,李树成特别具有当水手的天赋,别的学徒一般需要三年,李树成只一年多点就出师撑船了,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他已经成为了上达成都下达乐山这条航线上,赫赫有名的“娃娃太公”,他能记住沿途水下每一个激流暗礁,并能十分巧妙地避开这些障碍物。李树成之所以有“娃娃太公”的名号,除了他的年轻,也和他的矮个儿和娃娃脸是分不开的,所以,撑船几十年,“娃娃太公”的名号也一直伴随着他。
李树成回忆张坎码头上每天运米、运柴的木船往来如织,农闲时人数多达四五千。每日成交额相当大,驻地经营的商铺有15家,经营柴炭的近20家,码头上停靠运货的大小木船多达百余只,每年从此运出木柴近20000吨,木炭10000吨以上,大米10000吨左右,另有毛猪、芒硝、 石膏由此外运。
李树成所撑的船都是装载40吨左右的大木船,需要有两三十个船工,才能上成都、下乐山、宜宾。每当逆水行船,就全凭二三十个纤夫沿江拉纤上行,一百多里水路实际上全凭脚板踩到的。李树成既是舵手,便少了拉纤之苦,但撑船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一船货物便付之东流,损失足以让船老板破产。李树成凭借技术和小心,驶了几十年的太平船,驶进成都九眼桥、老东门,让他引以为豪的是,老板每回发给了的工钱都是其他人的三到五倍。而今弃船上岸了,“小心驶得万年船”仍是李树成的口头禅。
可是,张坎的繁华没能抵挡住时间的摧残,从20世纪50年代起,从张坎运出去的木柴、大米渐渐少了;到20世纪80年代初,张坎的陆路交通发展起来了,张坎码头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从此,在船上工作了一辈子的李树成也告别了水上生活,但他对于码头的记忆却没有遗忘,虽然,他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但他仍然经常徘徊在码头边,回忆以前在船上喝“跟斗酒”,吃红烧肉的日子。
张坎儿女的码头人生
张坎码头的繁荣也给码头周围场镇的居民提供了谋生的机会,从小在码头旁长大的刘明清就在码头上找到了拉纤的工作。“以前,张坎码头是成都、青神两地之间的中转站,码头边的商铺就有50多家,这里停靠的船多的时候有100多只船,靠在码头上挣钱养家的船工就有四五千人。”刘明清老人一提起在码头上工作的日子,他顿时就有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过去的故事。
▲当桥梁架起,张坎码头的渡运功能也削弱了不少,只有偶尔出现在打渔船,让人想起这里曾经是一个繁华的码头。
刘明清是穷人家的孩子,他17岁时就到码头上当纤夫靠力气挣饭吃,他随着船只到过重庆、宜宾、合江等地。刘明清依稀记得眉山段的岷江水十分平稳,眉山到乐山的水很深,而乐山到重庆的水又深又急,从张坎到重庆要半个多月时间,而重庆回张坎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岷江沿岸的江水,会淹到船工们的脖子,刘明清和其他船工们不得不特别小心,深怕稍有不慎,他们就会被湍急的江水冲走。正是因为在码头上讨生活的不容易,刘明清挣得每一分钱都不舍得乱花,也是靠着拉纤养活了一家人。
当然,码头周围场镇的居民除了可以当船工挣钱,还可以在码头周围摆摊设点,做生意谋生,甚至也可以帮码头运输货物赚钱谋生,80多岁的梁鸿儒就对曾经在码头上讨生活记忆犹新。“‘火把柴’是眉山的一大特产,从张坎运出去的火把柴总是比其它地方贵些,以前张坎周围不少场镇的居民都是靠着运‘火把柴’赚钱养家。”梁鸿儒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在他12岁那年,拉扯他长大的奶奶也去世了,只留他和哥哥相依为命。
▲梁鸿儒至今对在码头上运‘火把柴’维持生计的日子,难以忘怀。
由于年纪小,梁鸿儒兄弟俩不能靠着种庄家维持生计,就从邻居家借来了一辆鸡公车到东坡区思蒙镇娴婆一带的山上去拉火把柴维持生计。拉一捆三四十斤重的火把柴到张坎码头能换三四斤米,为了能有选择的余地,梁鸿儒兄弟俩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早早地到达堆火把柴的地方,趁着人少,挑选稍微小捆一点的火把柴。即使是这样,梁鸿儒兄弟也需要一推一拉,在弯曲的小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下午五六点,他们才能把火把柴拉到张坎,换米回家做饭吃。
因为正在长身体,又长久吃不到肉,梁鸿儒兄弟俩每吨吃饭都特别多,所以,一开始,他们几乎都没有多余的米,一到了下雨天,兄弟俩就只能饿肚子。为了改变命运,一年过后,俩兄弟分别到眉山城的裁缝店和油米铺当起了学徒,解放后,兄弟俩又加入工会,终于有了不错的发展。只不过,长年在外发展,梁鸿儒回张坎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每次回来,他总少不了要到张坎码头看看。当张坎码头的繁华已不在,梁鸿儒仍然相信索绕在张坎码头的情愫会一直留在张坎儿女的心中。
▲穿行在张坎码头的船只。
下拉到底戳“阅读原文”,看更多“探秘眉山码头”相关报道。
来源:东坡文化网 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