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眉山码头•岷江篇②| 眉山老城的码头记忆
来源: 责任编辑:蒋萍 2019年07月04 16:02:36
从唐代便兴起的水运给眉山老城留下了太多的码头遗址,随着岁月的流逝,水运日渐衰落,城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码头已不见踪影。
即使如此,眉山老城的水运记忆依然留在了老一辈眉山人的心中,本期,就让我们凝听老人们对眉山老城的水运记忆,跟随着记者的脚步,一起去探究眉山老城水运的前世今生。
▲岷江之上的船工。
彭山漂汤是老人刘光海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每年生日,他总会约上一帮好友一起去品尝彭山漂汤。好友中的不少人和刘光海一样,曾经在船上工作过,所以,看似简单的食物却最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
▲刘光海老人见证了眉山水码头从繁荣到衰落的额过程。
彭山漂汤之所以成为老船工们的最爱,和其来源是分不开的。眉山作为重要的水运中转站,承载着大量的船舶运输任务,虽然下行船快疾如风,上行船却全靠拉纤,所以,每次出船都有不少的船工护航。
每到一个码头停靠之后,船工们就在船上生火做饭,由于条件限制,船工们只能做蒸饭吃,木蒸之下就煮有时令的蔬菜和沿河钓上来的鱼虾,饭菜好了之后船工们就着蘸水吃,这种简单的吃法后来演变成为了彭山漂汤。
正是因为彭山漂汤独特的来历,才成为了老船工刘光海的最爱,一碗飘汤里浓缩了他太多的水运记忆。刘光海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我市水运系统工作,见证了老眉山城水运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
刘光海是从船工中最辛苦的纤夫做起的,他还清楚地记得,他19岁那年和同村三个男孩一起去船运公司应聘纤夫。纤夫的工作实在太辛苦,不到三天,另外两个男孩都回家了,刘光海因为父亲去世得早,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他妈妈身上,为了帮妈妈减轻负担,他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拉纤全是用的竹篾,稍有不慎就会划伤,实在是辛苦的很。”刘光海用了半年的时间来适应,常常累得睡不着觉,脚也不能动弹。
▲曾经繁华无比的眉山东门,现在成了百姓休闲娱乐的地方。
20世纪60年代初,刘光海主要负责眉山东门码头的船只拉纤工作,路线主要在眉山和乐山之间。对于他来说,从眉山到乐山是轻松的,顺流而下,纤夫很少出力;乐山到眉山一路却十分艰辛,逆流而上,纤夫们只得一步一步拉着船前行。“如果是在乐山装上了煤或者盐,我们要拉半个月左右才能到达眉山,即便是拉一只空船,也要拉两天左右。”回忆起拉纤的情景,刘光海说,为了船舶安全出行,当时经常是4条船组成一队,每条船上有4个纤夫,船舶逆行之时,纤夫们喊着号子一步一步地挪动着。需要上滩时,4个船的纤夫就集中在一起,把船一条条地拉上滩。
白天,拉纤的工作没有休息之时,只有夜幕降临,才是船工们休息的时刻。船工们休息之地也很简单,用竹篾挡风的甲板上,甚至连一个像样儿的被子都没有,辛劳的船工们依然能熟睡到天亮。
疲惫不堪的刘光海心里却充满了希望,因为通过劳动,他供养了一家四口人。“拉纤一天能挣四五元钱,那时米才八分钱一斤,我挣得可是高工资啊!”也许,正因为与船为伴的日子寄托了刘光海太多的生活希望,在眉山船运逐渐衰退之时,他也不愿意离开。在他退休多年之后,他还经常去曾经码头所在地,追忆昔日码头映照下的岁月。
在刘光海的记忆之中,眉山码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繁华时期,而此时最为繁华的是紧挨着岷江河边的眉山城东门码头。
他曾经一次次用脚步丈量东门码头300多米长的石台阶,每一个石台阶有30厘米宽,台阶的尽头就是五亩左右的堆货场。堆货场里放着一袋一袋的玉米、大米甚至木材,种类丰富。码头上有300多艘载重20吨的船常年担负着运输任务,而像他一样的纤夫就有四五百人,还有上千人的搬运队伍。
▲岷江上的白鹭(资料图片)
紧挨着东门的小巷里有许多小吃店,饭店,茶馆、评书铺,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一天的船工们就会到这些地方休闲娱乐,肆无忌惮的吆喝声、喧闹声和划拳声,形成了码头繁华的夜景。
与眉山东门码头相隔不远的王家渡,虽然没能形成繁华的夜市,但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眉山最有名的码头。据老《眉山县志》记载:“王家渡是东坡区境内最大的水运码头,这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是眉山至仁寿的交通要冲,重庆到成都的水路咽喉。”同时王家渡还是连接老眉山东西两岸重要的渡口,以前老眉山有四十八个乡镇,其中有崇礼、永寿、金花等十多个乡镇都在岷江之东,在只能靠船同行的日子里,每当老眉山城逢双赶场之时,王家渡码头总是热闹非凡。
“光靠渡运两岸的人,王家渡码头每年的收入在50-80万元之间,而当时每人渡船每次只收5分钱,可想当时人流量之大。”80多岁的王文祥是仁寿人,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作为水上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负责在王家渡维持秩序,他至今记得王家渡码头热闹的情景,每当赶场之日,来往的老百姓站满了王家渡的沙坝,人山人海十分拥挤,码头之上除了两个固定售船票的地点,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沙坝上流动售票,而他和2个同事则负责维持码头上的秩序,每一次赶场之日,都像是在打仗。
虽然,现在王家渡的热闹已经不在,岷江码头水运的黄金时代也告一段落,但王文祥每次站在王家渡码头的原址上,依然感触万千。
眉山老城码头的繁荣岁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记录了眉山老城的人文风情。老眉山城的水运和独特的城市格局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眉山城与岷江相亲,宋朝的眉山,“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得山川形胜,扼岷江水道,商贾繁荣,富甲西蜀。
东坡兄弟少时也爱在城中游玩,那繁华无比的一个个码头又怎么少得了他们的足迹,况且在宋代之时,农历正月初八,眉山人就有到蟆颐山踏青的习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苏辙用《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中描绘了当时踏青的盛况,因为人太多,把浮桥都踩跨了,要想不踩跨浮桥,又能有捷径可走,就只得到王家渡乘船了。
▲画家记忆中的王家渡(彭力行绘)
每当这一天,王家渡的人流量特别多,靠此渡口原本的船只根本不够,其他渡口的船只都要来支援。整整一天,上百只船在此来回地穿梭。这个习俗流传至解放前夕,只不过主游的日子已变成正月初九。
作家赖正和至今还记得他幼时去蟆颐山踏青时的情景,蟆颐山上人山人海,狮灯、龙灯轮番表演,热闹非凡。“我记得有一年,父母亲背着我游山下来,竟把毛线帽子挤掉了,可见游山人之多。”
当然,码头承载的人文可不止是这些,这些码头更记录了老眉山城繁荣之地的变迁。在交通闭塞的时代,码头所在之地便是城市繁荣的中心地带。但因为旧时的岷江脾气并不稳定,老城码头的地址会因为洪水有稍许的变动。老眉山城中,曾流传一段黄金口岸的顺口溜:“三十年前南门口,四十年代东门口,五十年代十字口,六十年代西门口(指街心花园),往后看好洞子口”。
其中的南门和东门还演绎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故事。作为一个老眉山人,刘德成见证了这一变迁,在他的记忆中,20世纪30年代初,岷江码头的繁华之地还不是东门码头,而是在离岷江河一里之遥的南门。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南门是眉山城内唯一的物资流通集散地。这年代南门水码头上,住户有百家,有茶坊酒店,每当夜幕降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派繁荣热闹地,促成大南街建造一条长街,曾一度兴旺昌盛。
20世纪40年代,南门的水码头被一次洪水冲击,同时将王家渡铸成了一排斜坎坡,成易于靠船的水码头,来往船只移至东门王家渡。但因为王家渡离城还有一段距离,东门码头也分担了一部分运输任务,此时南门萧条,东门码头兴起。后来,洪水又侵袭过眉山城,老眉山城的码头的繁华之地,也因此有略微的变动。
20世纪70年代,为了不受洪水的肆意侵犯,眉山人民团结一致修建了岷江堤坝,岷江水温顺了许多,但此时陆路运输兴起,岷江水运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更随着一座座跨江大桥的修建,码头的消失在所难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码头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与生活方式便就此逝去了。事实上,码头文化早已融入了这座城市本身,“水城相亲”也是今日眉山的特色所在。如东坡湖、东坡岛的打造,以及岷江航电工程的建设等等,都昭示着在不远的将来,那些多姿多彩的码头文化,必将以各种新的形式,在眉山的城市建设中重新绽放。
▲作家赖正和用简单向记者阐释记忆中的眉山老城水运。
▲“水城相亲”也是眉山城市的特色所在。
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我们将继续为读者们带来岷江两岸,那些曾经繁华的,闻名遐迩的码头的记忆,敬请关注“眉山东坡文化”微信公众号。
来源:东坡文化网 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