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风楚韵”在此传承千年?
来源: 责任编辑:任枫枫 2018年11月01 10:23:27
复兴村。
这是一个位于瓦屋山腹地的偏僻小山村,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虽养在深闺,但在近年来却备受外界关注。
种种迹象表明,羌风楚韵在这个叫做复兴村的地方得以传承:这个只有700多人口的村子至今有人穿着羌人的服饰;传唱着羌人的民歌和跳着羌人的舞蹈;保留着许多羌人的习俗;使用着独特的生产工具脚犁……
然而,这是一把打开青羌消失历史之谜的金钥匙?还是因旅游开发需要进行的包装?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村落?
当地村民。
(一)
在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句里,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灵动的美感,更为哺育了无数沿岸百姓的青衣江而陶醉。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唐代青衣江却被称为平羌江。
据相关学者介绍,历史上的青衣江流域曾是羌人的一个分支──青羌的聚居地,唐朝初年由于青羌不堪统治者的重赋而反抗,遭到残酷镇压。为了彰示平羌功绩,当朝统治者将青衣江改称为平羌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后,将洪雅止戈上行到雅州水口这段青衣江称平羌江。无论何种说法正确,至少平羌江之名与青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一个让人疑惑的问题是,如今的青衣江流域还是否有青羌后裔的繁衍生息?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的独特人文景观是否于此有关?
在一些古籍中,有关青羌的文字寥寥可数。
在《后汉书》卷一一七《西羌传》中有羌人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状况等介绍,书上记载羌人祖先生活在西北地区,以游牧为业。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后,欲效秦穆公讨伐少数民族,羌人领袖畏惧秦的势力,为避祸促使族人大迁移,成为越隽羌和广汉羌,他们是巴蜀羌人的祖先。
关于洪雅瓦屋山的“青羌”来源,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将楚国严王的族人强行迁徙到荒芜僻远的西蜀瓦屋山地区。楚人选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烟坪山下定居。为了不忘恢复楚国的大业,将住地定名为“复兴”;为了怀念已故的严王,将村庄周围最大的一条河流称为王河。
原始的复兴村民带来了楚文化。400多年后,也就是在三国时期,为躲避蜀军追杀而逃入瓦屋山区繁衍生息的青羌人带了羌文化。在楚人与青羌人长期混居过程中,楚、羌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混合交融,形成了现在复兴村独特的“羌风楚韵”人文景观。
经洪雅当地学者实地考察和民间走访调查,洪雅县境内还有青羌少数民族散居,比如:与雅安市交界的槽渔滩镇的竹箐关、蚤子坝、汉王乡与名山县交界的部份村、东岳镇的天宫、桃源乡、三宝镇等地。
如今复兴村里的种种独特人文景观是否与青羌存在某种联系?为何会被认为是一种“羌风楚韵”呢?
复兴村民身着羌人服装。
(二)
地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的复兴村有187户728人,土地面积3000多公顷,森林面积2880公顷,森林覆盖率96%,珙桐、高山杜鹃上万亩,百年古树随处可见。村后烟坪山顶是一片方圆几十亩视野开阔的台地,东可观峨眉山金顶,西可看瓦屋山平台。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村庄。依山傍水,古风犹存,从山上下来的一条小河,绕村而过。身着青羌服饰的人们,或打猪草、收豆角,或洗衣、做饭,或打牌、对唱情歌,怡然自得。
复兴村的民居大多是依山而建的木屋,现在有的已将四壁木结构改为砖结构,初看与瓦屋山区其他村子的农舍没啥两样,细看就有所区别,家家户户屋脊两端,都挂有称为“木鱼”的木质鱼形饰物。楚人来自鱼米之乡,而青羌祖先则以畜牧渔猎为生,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两者都与江河有不解之缘,均以鱼为图腾,屋脊两端悬挂“木鱼”被当地人看作是图腾崇拜。
走进复兴村的民居,堂屋上方都供有“天地君亲师”或“×氏历代高宗远祖”牌位,据当地人介绍这是楚、羌文化交融,“羌风楚韵”的又一标志。堂屋旁边的火塘一般与厨房相连,上置鼎锅,平时烟火不断,是全家人会客、取暖、休息的主要场所,保留着羌人保存火种的习俗。
历史上的青羌人穿衣以青为上,左襟拴腰带,头缠青帕;年轻妇女缠白帕,穿阴丹左襟服,腰拴青布围腰。无论男女都用棕片裹脚,粗布包腿,穿麻窝子草鞋、偏耳子草鞋或青布鞋。下雨天戴斗笠、披蓑衣防湿,冬天下雪路滑,在鞋底拴套带铁钉的“脚马子”防滑。
自古以来,复兴村民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世代以耕种、渔、猎为业,也有少数人从事开矿。他们农忙时在梯田、坡地上劳作,农闲时结队进山采竹笋、挖药材、打猎或下河捕鱼。他们背水、背粪用背桶,耕地用脚犁……。据了解,这脚犁是公元前221年楚人带到瓦屋山区的生产工具,后到瓦屋山区避祸,以畜牧渔猎为生的羌人,向楚人学习农耕技术,广泛使用脚犁,才使这种古老而独特的生产工具在复兴村流传至今,成为“羌风楚韵”的一件代表器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复兴村的年轻人大多穿着从山外舶来的时装,只有老人才穿传统的民族服装。但近几年一些变化开始出现:年轻人也开始喜欢上传统的青羌服装了。
伴随着家乡开发瓦屋山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逐渐深入,复兴村青羌人文景观得到进一步开发,年轻人表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外地人前来的热情更加高涨,而传统的青羌服装便是很好的载体。在“复兴青羌文艺宣传队”的歌舞节目中,融合了男女老少的青羌民族服装由此得到充分展示。
每当有外地客人前往,热情好客的复兴人便会盛情接待客人,这已然成为一种传统。推豆花、煮老腊肉、嫩玉米粑蘸蜂蜜、韭菜煮嘉鱼、油抛洋芋粉丝、泡鲜竹笋、泡红辣椒等等是他们待客的“独门绝技”,也常常让人流连忘返。
在洪雅县瓦屋山下,过去每当人们劳作之余,一种粗犷又带着原生态韵味的山歌便每每在村子里响起。这种山歌被誉为述说两千年喜悦和忧伤的瓦屋山歌。
在复兴村,当地不仅六七十岁的老人能唱山歌,年轻人也能唱,连八九岁的小孩子都不例外。据介绍说,瓦屋山歌是一种带哭腔的山歌,听起来既有楚歌的韵味,又有羌人的音色。有学者认为,这是瓦屋山区特别是复兴村独有的“楚歌”之一。
如果此说得到肯定,那 “楚歌”为什么会在瓦屋山下的复兴村保存下来呢?据介绍,相传在2200多年前,秦始皇灭楚国后,将楚王之族全部押送到严道古城。楚人到达严道后,将先进的冶炼铜矿技术和文化传授给当地青衣羌人,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楚羌两地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既有楚歌韵味、又有羌人音色的羌风楚韵——瓦屋山歌,并传唱发展至今。并被客人们认为是原生态的民间山歌。
在复兴村里,除了山歌引人注目外,一种留传千年,取材于大自然的动物和山水之音的民间艺术——复兴响器,被誉为楚羌文化的“活化石”。
(三)
有洪雅当地学者在寻踪青羌之初,因为找不到曾经有青羌繁衍生息的历史证物,而一度使青羌寻踪面临“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关键时刻,洪雅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王仿生先生提供了《升仙李阿碑》一文,也使得寻踪之路所幸继续下去。
撰刻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的《升仙李阿碑》,原来放在洪雅境内的金釜观内,可惜金釜观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石碑流失到金釜乡阳光村农家作猪舍石壁,所幸酷爱文史的他将碑文记录下来。《升仙李阿碑》记述了撰写碑文的是“任成栋”,官职是“龙骧将军、护镇羌獠校尉、犍州开刊县侯”。由此学者们认为,西晋时隶属于犍州开刊县的洪雅一带,集居着羌獠等少数民族,所以才有护镇羌獠校尉的职称。
在一些学者眼里,复兴人是勤劳勇敢而又敢于创新的,他们要求恢复青羌的身份,并期待着手将复兴村建成领略青羌民风民俗的旅游山村,让在历史长河中已淹没多年的青羌人文景观得到发扬光大。
在家乡有识之士的积极支持下,复兴人的期待一步步变成现实。一批洪雅当地文化人深入复兴村,收集复兴人是青羌后裔的相关证据;对外引资,帮助复兴村建设青羌旅游点;撰写文章和录制光碟对外宣传复兴青羌的人文景观……
经过复兴人两年多的努力,烟坪山上已建起了“观光台”和“复兴青羌民俗博物馆”。这儿海拔高度1000多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水稻、玉米、黄豆、巴山子和荞麦等农作物生长,也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繁衍。
村子对面山上叫大田坝的地方,是汉代设置的严道县故城的遗址,周围是富含铅、锌、铜、铁的矿山,据《洪雅县志》记载,由明代至今,这一带从未停止过开矿活动。复兴村周围山上已发现多处有人类居住痕迹的岩洞,可能是古代羌人的住处,被村民称为“先人洞”。其中一个较大较深,洞中有阴河流淌,叫“羌人洞”的岩洞,传说就是逃避蜀军追杀的羌人祖先避难的岩洞。
至今复兴人还会演奏许多古老而优美的道教打击乐曲。据行家听后评价,这些乐曲是国内其他地方早已绝迹的“羌风楚韵”的活化石,应当及时进行录制和抢救。据有幸听过村里老人表演的学者介绍,的一段打击乐曲,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使人有飘然欲仙之感。
(李万双供图)
(四)
如果因为偏僻的位置,相对闭塞的交通,但复兴村却不能让人有任何小觑。
早在96年前英国旅行家亨利•威尔逊(1876—1930)到复兴村采风,并著书向世界介绍复兴村见闻。这位到复兴村采风的外国人,就是他从1899年开始,先后五次来中国考察植物和采集标本,为英国皇家植物园引种中国的奇花异卉。
1908年9月,他从嘉州(即今乐山)出发,骑马经冯坡(即今洪雅县吴庄乡共和村)到烟坪山上观望瓦屋山全貌。他在村民陪同下,沿王河去严道故城周边的马河岗、仙人洞、鱼洞子、丁木湾等处,采集植物种子和标本。他还到复兴村里参观村民犁地的工具,和竹麻制作过程,并问了竹笋干的生产情况和价格……回国后他将其见闻写入回忆录,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图书馆。
2009年10月,瓦屋山镇复兴村被授予全国26个生态文化村之一,也是目前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2008年,该村的“复兴响器耍锣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打造好生态文化品牌,目前,复兴村已修建了青羌民俗博物馆和观光台广场,组建了艺术团,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羌风楚韵”。
当地不少人向记者吐露心声,希望复兴这个千年古村庄能走出大山,将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推广出去,为楚羌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充实考证的力量,也为复兴的发展与繁荣铺就一条宽敞的道路。一些本土学者、作家也致力于将青羌文化与文艺发扬光大,村民们也组建成了“青羌文艺表演队”,但遗憾的是一些传统的青羌民风民俗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消失。
关于复兴的开发,洪雅籍作家李成忠在《青羌寻踪》一文中写道,千年古村庄复兴的开发,需要资金和时间。要将复兴村建成符合旅游条件,能接待来自国内外游客的青羌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依托“全国生态文化村”金字招牌发展旅游将成为未来振兴复兴村的关键之举。
何凯 文/图
(感谢李成忠、王仿生、王文君、李万双等对此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