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路口村的滨江繁华梦
来源: 责任编辑:任枫枫 2018年11月05 10:55:25
【核心提示】
在川内陆路交通闭塞的那个年代,岷江水道顺理成章地成为游走川内外的重要交通方式。
牛路口村,只是眉山境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而已。为什么往来于成都、乐山两地的商贾船只,甚至是省外的商贾船只行至此处时,都要在此停靠驻留?
为什么这个临江依山的小村庄,得以上演一场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华梦?
这梦,究竟有多繁华?
为什么明明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繁华场景,却要被村民们反反复复地强调只是一场梦?
为什么有着700多户人家的村庄里,只剩下10%左右的人留守?
为什么村民们都说,这场长长的繁华梦,留下来的只是一声叹息。
一
岷江,自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一路向南。路过眉山时,绕城而行,浩浩荡荡地向乐山奔流而去。
在川内陆路交通闭塞的那个年代,岷江水道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游走川内外的重要交通方式。往来于成都、乐山两地的商贾船只行至眉山境内时,都要经过一个名叫牛路口的滨江小村庄,并在此停靠驻留。因为,这个名叫牛路口的小村庄,有商贾们需要的货物。恰恰是因为这些货物,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商贾也都不在少数。
对村庄里的老一辈们来说,渡口繁华时带给村庄的热闹景象是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单单一个“热闹”的词儿是无法将其精彩的一面展现出来的。
然而,让今天的人们更为好奇的是,牛路口村的这些货物,究竟为何物?它究竟有何魅力,让全国各地的商贾们舟车劳顿地奔赴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小村落?
牛路口渡口。
二
经打听得知,牛路口村就位于东坡区东北方向的富牛镇,地处岷江二桥东桥头,西与眉山新区隔江相望。
乘坐公交车过了岷江二桥,短短的两三分钟车程,不由得让人心生“还是陆路交通方便”的感慨。试想一下,若靠行舟过河,这么一趟单程,得劳烦船公摇多少次桨、耗多少时间?
一下车,便见牛路口村村主任林成兴热情地迎了上来,指着公路对面的一块路牌说:“看,这里就是牛路口村的范围了。实际上,牛路口村与眉山城区也就一江之隔。走,上车,到渡口那儿去!”
林成兴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在他的记忆里,渡口最为繁华的时候,他才十三四岁的光景。小孩子总是贪玩的。那时的他也不例外,总爱和小伙伴们在渡口边上玩耍,比赛谁先看到有船驶过来。在他的印象里,渡口似乎每天都是那么热闹、繁忙,总有村民们挑着重重的东西等待着,等待着船上的人下来将东西运走。那时他所见到的船,大小不一,有帆船,也有木船,还有小汽轮。听大人们讲,那些船,有从成都来的,也有从乐山来的,还有从浙江、福建、湖北等外省来的。
说着说着,渡口便到了。眼前的渡口,与记者所想象的渡口大不一样。若不是看到林成兴脸上认真的表情,记者准以为他搞错地方了。
尽管接受了这一事实,但还是错愕不已。竹林掩映下的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竟是曾经那么繁华的牛路口渡口?这里看不到丝毫的繁荣过后的痕迹,会是昔日那个人声鼎沸的渡口吗?繁华落尽后的渡口,难道就如此落寞而萧条地收场?
记者并不罢休,意欲找附近的村民求证渡口的所在地。然而,附近村民脸上同样认真的表情肯定了渡口的所在。老人们都记不得这个渡口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村里年长的老人也只是说,小的时候就开始搭着小木船过河,应该是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的。
81岁的村民肖在田回忆道,在村子里,小木船是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用具。当时的牛路口村一社共有80户人,就有近60只小木船。解放前的很多年和解放后的两三年,是渡口最为闹热的时候。那时候村子里的路,稀巴烂,又狭窄,只容得下一头牛行走。也许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村子被命名为“牛路口村”。与陆路交通的落后相对应的是,岷江水道的兴旺与发达。
显然,今天的我们在享受陆路交通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无法看到水道兴旺发达的场面。依岷江而建的牛路口渡口,也唯有落寞地望着对面日益兴盛的眉山城,只字不提昔日的繁花似锦。
牛路口村,岷江旁的小村庄。
三
穿行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记者发现,这个村子亦如渡口般落寞。村民也似乎并不多,且大多数农户都是房门紧闭。正诧异时,林成兴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疑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牛路口村并没有外出务工的村民。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牛路口村的村民越来越倾向于外出务工。就目前的情形来看,牛路口村有700多户人家,却只剩下10%左右的村民留守在家中,且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村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路运输的衰退,牛路口村的“三宝”越来越留不住人了。
牛路口村的“三宝”,也就是让诸多省内外的商贾慕名而来的货物。这“三宝”,在民国十二年版的《眉山县志》中都有文字记载——“惟牛路口有特产三:曰石膏,居人掘采为生,近有渝商设庄趸购。曰坛罐土,似石,白表赤里,掘洞入采,捣制陶器,坚莹可爱。曰土红土,其质细腻,色渥丹,掘制成方块。运销省外。惜无雄于资者扩充之,获利有限,此皆天然产之可纪者。”
在今天的牛路口村,仍可以见到通过加工石膏和土红土生产石膏制品和划片的场景。
村民肖淑华就在一家划片场工作。对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做划片应该是一件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牛路口村70%—80%的村民都在家做划片。从肖淑华做划片的娴熟程度来看,至少也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她说,从早上八点开始做到下午六点,一天三千片没问题。现在做划片只赚点手工费,销路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么好了。那时候,有船来收购,只要在家做好,等着外地的商人来运就是了,现在就不行了,卖不起价钱,还要自己运出去销,陆路交通的运费太高,成本跟着高了,划不来。
肖淑华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和记者细说着牛路口村的手工业制品“划片”。做划片的土,是当地的土,其粘性强,经泥工溶化、过滤、沉淀、染色、晾晒等程序加工后,再手工轧划成一个个小小的桃形薄片,这桃形薄片也就是裁缝剪裁布料的专用材料——划片。
“可别看着它小小的,薄薄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它可是源源不断地从交通不便的村庄发往周边县市,甚至发往全国各地呢。这种彩色划片,曾经一度占据了全国1/3的市场份额呢。”肖淑华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多了一份自豪与骄傲。
然而,不过数秒的工夫,肖淑华的表情便黯淡了下来。因为即便是那个时候的销路好,毕竟是手工生产,所赚到的也并不多,村民们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
在村子里的一块坝坝上,记者看到成片成片晾晒着的一种白色圆形物体。林成兴介绍道,这就是村子里的“三宝”之一——石膏。石膏对村民们的价值与意义,可以从村民们吃“石膏饭”这个称谓窥见一斑。村民们将其加工成石膏粑粑,用来点豆花、做糕点、外销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渡口停靠的船只很多,商贾云集,村民们做的石膏浆饼总能让外地人回味无穷。
而除石膏、土红土之外,牛路口村还有“一宝”就是坛罐土。这种土在当天的牛路口村已不多见,但从牛路口村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如光绪窑、挂角窑、顺江窑之类的老地名可知,当地的土陶也是远近闻名的。
然而,渡口的繁华,让当地村民有了除种地之外的其他谋生手段,但却并没有带给当地村民与繁华相对应的富裕生活。繁华,也终究只是渡口的一个梦,并没有为村民们留下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石膏粑粑。
四
“在渡口停靠的船只,基本上都是拿货走的,在此卸货的船,倒是少之又少。牛路口村有‘三宝’,这些船主要就是运‘三宝’和‘三宝’制品的,有坛坛罐罐,有制成方方正正形状的土红土,还有石膏,还有划片等。”65岁的村民童文忠说道。
临近渡口,是牛路口村的老街。从当地人的叙述得知,这条两三米宽的街道,曾经承载着当地人赶场的拥挤与热闹。街道两旁,是一些提供住宿、餐饮之类的店铺。据说,托渡口的福,店铺的生意还比较兴旺。
今天的牛路口老街,早已没了往日的繁华,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也早已是一排排崭新的民居。这里的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这个岷江畔渐行渐远的渡口的印象也日益淡然甚至模糊不清。
“水运利用现成的水路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成本低廉,方便快捷,对群众出行或货物运输,都有好处。但这种交通方式是因历史而存在的,这也就决定了它会随着历史脚步的前进而消失。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陆路交通也日益发达,渡口、渡船在这样的环境下势必要淡出历史舞台。”林成兴如是说道。
如何充分利用牛路口村的临江优势,编织一个属于现代牛路口村的滨江繁华梦,成全广大村民的致富梦呢?林成兴说,牛路口村山清水秀,翠竹环绕,更有上万只白鹭常年栖息于岷江河边绿林,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鉴于此资源的独特性和牛路口村的滨江优势,在此打造上档次规模的“临江沿线”文化生态旅游业,并以此带动村民致富,把牛路口村变成眉山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将会是属于现代牛路口村的滨江繁华梦的好归宿。
易可可 张书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