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爱阅读>时代前沿

《品中国神童》连载——曹冲(1)

来源: 责任编辑:刘寅 2018年05月07 17:28:27

  曹  冲

  (三国  公元196年-208年)

  盖世英雄曹操的儿子,三国时期八大神童之首,其以船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天才加上俊美,再加上仁义之心,秀外而慧中,几近完美无瑕;是天妒英才? 还是手足相残?年仅十三岁竟撒手人寰。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曹操一生妻妾成群,儿女众多。据史书记载,曹操有姓氏的妻妾就有15个,她们为他生了25个儿子、7个女儿。

  曹操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文学家、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与儿子曹丕、曹植三人并称“三曹”。

  以曹氏三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直抒胸臆,骏爽刚健,一反文坛辞藻华丽、用字艰深、空洞无物的文风,史称建安风骨。

  “三曹”中,公认文学成就最高的当数曹植。

  南北朝钟嵘的《诗品》,对“三曹”的诗有个比较,认为曹操的诗属“下品”,曹丕的诗属“中品”,只有曹植的诗属“上品”。

  对钟嵘的这个评价,历来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分歧的重点是曹操,对曹植诗的“上品”地位没有多少争议。

  曹植,字子建,是曹丕的亲弟弟。其实,曹植也应该算是一个神童,至少算半个。他年十岁余,已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最为天下倾倒的,是他的七步成诗。

  据史书记载,其兄曹丕继承帝位后,一次因疑心曹植欲谋反,曾想出“七步成诗”的难题,欲治罪曹植。所幸这正是曹植的强项,他不假思索,七步吟成一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思之巧,取喻之妙,成诗之快,令曹丕暗自惊叹,不得不放过弟弟一马。

  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对曹植推崇备至,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成语“才高八斗”即是由此而来。

  清初文学家王士祯,在论及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也说:惟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耳。

  不管历史怎样评价,曹操无疑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盖世英雄。自然,其生命基因也非常优秀。在他众多的儿子中,不乏优秀者,武有曹昂、曹彰,文有曹丕、曹植……

  其中,有一位最令他引以为豪的,那就是他和小妾环夫人所生的长子——神童曹冲。

  曹冲,字仓舒,生于公元196年,是曹植同父异母的弟弟,比曹植小四岁。

  曹冲从小生性聪颖,天资不凡,五、六岁时,其智力就与成人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冲与曹植都属于天才,但两人不同类别。

  曹植从小对语言文字天性敏感,尤擅形象思维,故成为大诗人、大文学家。

  曹冲则自小对辨察物理感兴趣,擅长推理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强,如果不是夭折,如果发展正常,也许会在自然科学、国家管理或是军事研究上有大的造诣。

  有两件事,给曹冲戴上了神童的桂冠。

  一次,东吴的大王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生长在中原的北方人,哪里见过这等热带地区的庞然大物。大象运到许都那天,曹操带着文武百官一同去看稀奇,六岁的曹冲也去了。

  那是头雄象,真是又高又大,看上去像一座移动的小山。鼻子奇长且柔韧灵活,两耳硕大如芭蕉双扇,四条腿粗大好似王宫中的大圆柱。有人走近去比了一比,天哪,还不及它的肚子高。

  大家围着大象转来转去,兴奋异常。

  这时,曹操发话了:

  “这头大象真是个巨无霸啊,可它到底有多重呢?尔等谁有办法把它称一称?”

  曹操这个问题问得好。是啊,从没见过大象的人,自然首先要对它的体重好奇。

  百官们听了,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又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有人说:“只有造一杆巨大的秤来称。”

  “那得造多大的秤啊!再说,谁有力量提得起这杆秤呢?”有人马上就否定。

  “那干脆把大象宰了,然后切成一块一块地称,不就得了。”有人出了个简单快捷的主意。

  众人都坚决反对。一头如此可爱的大象,当视若珍宝,岂能随意宰杀!

  当时,曹操手下的谋士很多,像郭嘉、贾诩、荀攸等,都是一流的高智商,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精。可他们对此,一个个同样拿不出主意。

  正当大家都愁眉不展、苦无良计之际,曹冲站了出来。

  原来,当父亲向众人发问时,他也在思考。他虽然年幼,但思考的广度、深度和缜密度,以及思维的灵活性、迁移能力等,明显超过在场的那些大人。

  曹冲走到父亲面前,大声说:“相父,冲儿有一个办法,可以称大象,然后知道它的重量。”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吾儿小小年纪,会有什么办法?”

  看曹冲满脸认真的样子,便一把将他抱起来,“乖儿子,你不妨说来听听,相父看看有无道理。”

  曹冲附在曹操的耳朵边,悄悄嘀咕了一番,曹操听得眉飞色舞,连声叫好。

  曹操马上放下曹冲,对文武百官道:“吾儿之法,当属可行。走,我们都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臣跟着曹操来到河边,都好奇地要看曹冲怎么称象。

  河边上,早停有一只大船。

  曹冲叫人把大象牵到船上,那大象真重,一下子船身就下沉了不少。

  过了一会儿,摇晃的船身渐渐稳定。

  这时,曹冲在船舷边齐水面的地方,刻下一道痕迹。然后,叫人把大象从船上牵到河岸上。

  岸上的百官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曹冲表演,全场鸦雀无声。

  只见曹冲又叫人去搬来许多石块,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

  船身摇晃着,又一点一点往下沉。

  当船弦上先前的刻痕沉到与水面一般齐时,曹冲突然叫停。

  众大臣看得目瞪口呆,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船上每个石块的重量之和,就等于那头大象的体重了。

  曹冲用了等量置换的方法,即现代物理学上的所谓“阿基米德定律”,别出心裁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曹操手下文武百官的智慧之和,就这样输给了一位六岁的神童。

  不过,也有人对曹冲称象的记载提出质疑。

  清代学者梁章钜在《三国志旁证》一书中,曾明确指出“此事妄饰也”。他认为,亚洲象生活在印度一带,我国云南南部也有,从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动物饲养等情况看,当时“中土”不具备有大象的条件。梁章钜还在书中提出了他的推断:“置水刻船,疑算术中本有此法”。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解答过梁章钜的疑问。他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并非来源于算术,而可能是来源于佛经。

  陈寅恪认为《三国志》中多有佛经故事杂糅其间,“不易发觉其为外国输入”。他举出载有印度佛经《杂宝藏经》上“叶老国录”的故事,书中曰:“天神又问:此大白象有几斤?而群臣共议,无能知者”,而后“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天神”。

  但上述佛经是魏时才译成汉文的,三国时并无此书。

  对此,陈寅恪先生解释道:“仅凭口述,亦得辗转流传于中土,遂附会为仓舒即曹冲之事”。

  对学者们的质疑和考证,我们无可厚非。

  但他们质疑和考证的对象,重点是当时中原有没有可能出现大象,而非当时的曹冲有无这种认识水平的问题。

  因此,不管此事是否属实,以曹冲的聪慧,解决这种问题的可能性应是存在的。

  相传,还有一次,孙权又送给曹操一只雉鸡。

  那是只雄性的雉鸡,前额闪着蓝绿色的光泽,羽色华丽如披金挂彩,还拖着一根长长的黄灰色尾羽,漂亮极了,曹操很是喜欢。

  第二天,曹操公务闲暇,突然心血来潮,想看看这只雉鸡跳舞。

  可雉鸡新来乍到,似乎有些怯生,还有些水土不服,蔫头耷脑,无精打采,任下人们怎样撩拨,始终不肯展翅起舞。

  曹操很是扫兴,急得下人们不知如何是好。

  曹冲见状,对曹操说:“相父,儿有办法让雉鸡跳舞。”

  曹操将信将疑,眯着眼睛道:“吾儿又有何妙计?”

  曹冲神秘不言,只是命下人从屋里搬出来一面锃光瓦亮的大铜镜,放在雉鸡面前。

  说来奇怪,那雉鸡见镜子里有一只它的同类,一下子便兴奋起来。

  它先是把头扭来扭去,然后试着扇了一下翅膀——

  镜子里的雉鸡,也跟着它扇动翅膀。

  于是,它再也按捺不住洋溢的激情,一边鸣叫,一边展开双翅翩翩起舞……

  原来,雉鸡也怕孤独,有了伴,它就会兴奋地舞蹈起来。

  曹操和众人都喝起彩来,给起舞的雉鸡,更是给聪慧的曹冲。  

最多关注 TOP10